通过制作佛题材的绘画(佛画)和雕塑(佛像)来表达对佛性的追求,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方式,佛画和佛像的“美”,美在绘画者本身执著了佛陀的理想,将宗教感情融入艺术创作之中,表现於图画佛性的就是佛性的永恒超现实之美。
传统的佛像欣赏者则通过细读这些佛教艺术作品,获得心的净化和和谐,是谓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可求真、求善、求美。
重视现实者,缺乏此种理想,甚至以为除了实利,一切是无谓的游戏。所以对佛性佛画的制作,也以现实眼光去看待,甚至以为逐利是人人皆有的“本性”,绘制制作佛画佛像,也是纯粹的以盈利为目的,忽视创作者所具有的恭敬心理,体会不到创作者内心的追求人性真与善之美。
既有重视精神和重视实际的人之间的感受程度的差异,也有个人方面随着阅历和修养的积累,对佛画佛像产生不同的感知的差异。比如我以前看到青州佛像所感受的单纯艺术美,和今天重新观看这些佛像所产生的(因有了对佛性及人性等方面的精神追求)唯有以“震撼”来形容的感觉相比,就是很有对比性的现成例子。
佛教题材版画藏书票是佛画中新出现的一个细小分支(西方早已采用版画技法藏书票表现宗教题材,中国人采用版画技法的书票来表现佛教题材,则是很晚近之事),作者们在此盈寸之纸上表现佛菩萨的庄严妙好形容仪范中,体现佛菩萨的清净、端庄、肃穆和慈悲,只有怀着理解作者宗教情感(作者们的恭写、敬绘即是这方面的一种体现)的相同心情,才能从中体会到特殊的清净与庄严。
创作这些版画书票作品的作者,大都是艺术工作者,这就和创作佛画佛像的作者里以工匠为主的情况就大不同了,但又和历史上文人艺术者进入佛像制作的过程对佛造像的影响非常相似,这些作者不单单按造像规则制作佛像,还借笔墨抒写胸中逸气,颇重气韵、意境,技法和表现虽然不同,表现庄严慈悲是一致的,他们的“创作”也随着时间推移,成为新的规则,而西方形象的佛造像,也就逐步成为了汉民族自己所真正拥有的佛造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