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雕刻:陈彦文、赵樯
直径:100X72.5mm、黄铜上色
发行数量:2000枚
正图:孙中山的头像图、武昌起义和纪念馆及“浩气长存”两字
背图:“100”图案、火焰锁连图及主题文字(反180度)
铸造: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浩气长存”意思: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孙中山名文,原号日新,后以粤语谐音,改为逸仙。1897年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中山樵的化名,故辛亥革命后,即以中山为名。幼时很穷苦,6岁即参加农业劳动,到10岁才进私塾读书。12岁跟随母亲到檀香山看哥哥孙德彰,即在那里进学校,19岁回国,以后在广州、香港读书,学习医学专业,27岁毕业于香港英文西医书院。以后曾在澳门、广州行医。他从12岁起到27岁止,受殖民地的教育,先后有15年。但他绝不为外洋的物质生活所迷惑。他心里总不忘祖国的危亡,人民的困苦。
孙中山在澳门、广州行医时,开始革命活动。他曾与郑士良结纳会党;与陆皓东北游京津,以窥清廷之虚实,深入武汉,以观长江之形势。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李鸿章未加理睬,这时,孙中山才放弃上书请愿和平改良的想法,决心再度到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政党组织。从此以后,他就从事实际革命活动,先后失败达10次之多。
1911年,武昌首义,各省纷纷响应。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职。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被迫宣布退位;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了袁世凯。从此以后,中国的大军阀、小军阀就扰乱不休。军阀混战,成了中国的家常便饭。“四方八面战,十室九家空”。中国的国脉民命,已不绝如缕了。孙中山尽瘁国事,亦迄无宁日。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中山革命40年,建树是很多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推翻帝制。辛亥革命前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聪明才智之士,都集会在孙中山推翻帝制的旗帜之下,一干到底,不推翻清朝统治决不罢休。这一着棋下得好,清室终于被推翻了。这不能不引起中外一切人们的惊奇!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建设开辟和铺平了道路。中国的前进,这是第一道关。推翻几千年的帝制,谈何容易?孙中山的功勋是照耀千古的!
第二是缔造共和。本来,推翻帝制,缔造共和,是一件事的两面,用不着分开说。不过,中国的帝制,基础太深,影响太大,不等于把帝制推翻了,就一切变成了共和。帝制推翻了,缔造共和的艰难,仍是值得重视的!建立了共和,还要保卫共和,还要巩固共和。孙中山领导了一次讨袁、二次讨袁的斗争,还领导了护法的斗争。他总以为帝制余孽一定要打倒,共和制度一定要坚持。帝制的基础,固然根深蒂固,但总敌不过共和的新生事物。经过孙中山等有识之士的奋斗,共和之在中国,已奠定了永久不拔的基础。正如他在1918年发表的《〈孙文学说〉自序》中所说的:“文奔走国事,30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
第三是国共合作。孙中山晚年,恰逢世界上的大事层出不穷。1917年爆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1919年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1921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孙中山对这些事,不能漠然视之,无动于衷。孙中山曾尊称列宁是“革命的圣人”,对俄国的革命,早有向往之心;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诞生的,所以他也不能不倾心于中国共产党。他检阅了自己的队伍,深深地感觉一般老国民党人已日即消沉,再也负不了时代的使命。于是在共产国际推动之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从此,中国的革命形势就起了很大的变化,波涛汹涌,滚滚向前。建立了武装,开始了北伐。虽然在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后,革命力量受了很大的顿挫。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这一次的失败,以后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第四是确立三大政策。孙中山从辛亥革命以后,一直慨叹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原因是只推翻了清室的大皇帝,而来了“大清帝国留下来的老官僚武人”这些小皇帝。孙中山在1924年以后几次讲演,特别强调了列宁的伟大,十月革命的成功。他说,俄国有革命党,有革命军。所以他派人到苏联去学习;兴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武力。1924年6月他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中国革命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没有广大人民为基础,……现在为了完成我们的革命使命,所以我才下决心改组国民党,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
孙中山决心“以俄为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还把他的旧三民主义,加进了新的内容而成为“新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
1924年11月,冯玉祥推翻军阀“总统”曹锟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应邀北上抵天津时即病重,扶病至北京后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享年59。他在遗嘱中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称赞孙中山“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是永不磨灭的。